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历史进路
    廖 莉,陈万球
    2020, 35(2):33-40.
    [摘要](666) [HTML](0) [PDF 1.37 M](4522)
    摘要: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发展路径经历了三个时期:孕育与创建时期,关注工程师的职业操守与实业救 国;重建与停滞时期,强调工程师的行业责任与工程兴国;恢复与发展时期,重视工程师的行业责任、社会 责任和科技强国。发展路径的探析预示了中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发展趋势:设定一致的伦理规范标准,推 进中国工程伦理规范建制化进程;促进工程职业自主化和推动工程伦理规范国际化发展,占领国际伦理 规范制度主导权;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2  国内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述评
    刘怀远,陈浩凯
    2021, 36(4):63-70.
    [摘要](450) [HTML](0) [PDF 1.16 M](4308)
    摘要:
    基因编辑技术在近二十年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变革,更引发了学界对基 因 编辑伦理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国内有关基因编辑的伦理研究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基因编辑技术伦 理问题研究的发展,二是基因编辑技术安全风险的伦理考量,三是基因编辑技术与人的尊严,四是基因编 辑技术与社会公平。虽然基因编辑伦理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 与 技 术 相 比,基 因 编 辑 伦理问题的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足。
    3  产业融合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王海成 ,姜长云 ,付志远
    2024(1):85-95.
    [摘要](618) [HTML](0) [PDF 557.20 K](3172)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产业融合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涉及多个维度的复杂概念,由于理论视角和研究情境等差异,在已有研究中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前因后果等一般性问题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也未形成相对统一的产业融合系统性理论研究框架,这使得许多学者在尝试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去研究中国具体的产业融合模式、产业融合路径、政府规制、产业政策等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理论和政策研究滞后于实践,很难解答系统性、机理性且符合中国实际情境的问题。文章以梳理产业融合的概念、形式为基础,对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等一般性问题进行归纳和展望。未来研究可以围绕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业融合理论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下的产业融合问题、产业属性差异对产业融合的影响等方面展开。
    4  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分析 ———基于科学哲学的文本考察
    庞西院,肖显静
    2022, 37(1):26-33.
    [摘要](243) [HTML](0) [PDF 458.29 K](2981)
    摘要:
    作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假说-演绎法虽被广泛应用,但关于其内涵却存在分歧。何谓假说-演绎法?究竟是否包含假说的提出?有学者认为假说-演绎法包含假说的提出;有学者却持否定立场,认为假说-演绎法并不涉及假说的提出。前一种观点把假说-演绎法视为假说的提出及其检验的方法;后一种观点则把假说-演绎法理解为从假说中演绎出预期结果,进而对假说进行检验或确证的方法。为了明晰假说-演绎法的具体内涵,一方面,文章从科学哲学文本考察的视角对比了正反两方观点。另一方面,对假说-演绎法的概念渊源、词典解释及造成概念误读的两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最终给出了假说-演绎法的具体内涵。
    5  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研究进展、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李 花 , ,卢 曦
    2024(2):133-140.
    [摘要](184) [HTML](0) [PDF 1.55 M](2545)
    摘要:
    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教师在课程领导中的作用日趋明显。为深入了解我国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研究进展,借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绘制2002-2022年我国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整体松散、起伏波动;研究内涵向动态多元转变、研究特征呈主体建构趋势、研究取向注重专业服务。展望未来,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要注重研究核心引领性、提升本土研究适切性和增强区域研究实践性。
    6  当代西方后人类主义:范式、议题与启示
    张 灿
    2021, 36(4):21-28.
    [摘要](227) [HTML](0) [PDF 302.00 K](2351)
    摘要:
    作为一种跨学科思潮,当代西方后人类主义日益凸显。尽管其思想来源纷杂,但也形成了一定的研 究范式:批判后人类主义与科技后人类主义。两种范式并不是界限清晰、完全独立的研究路径,而是相互 汇聚融合且形成了当代西方后人类主义的核心议题,主 要 包 括 对 人 的 解 构、技术人工物的凸显、动 物 转 向、后人类主体和生命政治等的探讨。特别是在新兴生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图景中,后人类主义绝 不仅仅是一种幻象,恰恰相反,它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以在技术化生存时代指导如何正确处理人与 技 术的关系。
    7  地缘政治冲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挑战及应对路径
    罗晨月,李春顶
    2024(2):99-112.
    [摘要](613) [HTML](0) [PDF 647.11 K](2297)
    摘要:
    地缘政治冲突日益成为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事件,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和冲击。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能够在整体上有效保障粮食安全,但大豆、玉米等部分粮食作物对外依赖度仍然较高。目前,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价格及对外投资等方面,仍然遭受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因此,在政策上要加强风险识别、监管及预测,立足国内生产形势,巩固多方位的国际农业合作,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8  人造子宫育儿技术的伦理困境与解决路径
    孙全胜
    2024(5):42-49.
    [摘要](252) [HTML](0) [PDF 486.42 K](2271)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造子宫育儿技术逐渐成为现实。人造子宫育儿技术在帮助自然生育困 难夫妇实现生育愿望的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对胎儿和母体健康、生命伦理、家 庭和社会等方面。解决该技术的伦理困境需要实现生命权与社会责任、科技理性和道德理性的平衡;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强化伦理教育和公众意识形态引领等。这样,才能保证人造子宫育儿技 术在符合科学、符合伦理的范围内有序使用。
    9  论李白“酒”中的悲剧意识
    成松柳,张碧云
    2022, 37(1):114-119.
    [摘要](296) [HTML](0) [PDF 253.40 K](2243)
    摘要:
    李白是盛唐诗歌中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一 生 爱 酒,以 酒 成 欢,亦 以 酒 化 愁。他 的“酒”中 包 含 了 对 自身遭遇、人生沉浮和社会现实的无限感慨,使得李白的“酒”及诗中夹杂着一股似淡还浓的有关时间和 生命的悲剧意识,最后通过一种自我张扬的方式使这种求而不得的“欲望”得以升华。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 特征、维度及路径
    李盖虎,彭迎霞
    2022, 37(1):94-105.
    [摘要](154) [HTML](0) [PDF 444.13 K](2117)
    摘要:
    “双高计划”是国家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和质量工程。高职教师专业发 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双高计划”建设的进程和成效。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高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任务,拓展自身知识体系,培养 专 业 能 力,升 华 专 业 精 神,实现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转变的活动与过程。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涵盖三个维度、十 三 个 领 域、四 十 九 项 指 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可从坚定正确价值取向、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健全评价激励机制等层面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双高计划;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创新
    11  国内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热点及前沿进展的 可视化分析
    朱萌君,常保瑞
    2021, 36(1):122-132.
    [摘要](109) [HTML](0) [PDF 3.48 M](1986)
    摘要:
    探讨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可以为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使 用 CiteSpace软件,对 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的2005年至2020年间与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相关的论文进行 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明显上升,主 要 涉 及 心 理 学、管 理 学、教 育 学、社会学、护理学等领域;研究热点包括主观幸福感、工 作 满 意 度、工 作 投 入、职 业 倦 怠、心 理 健 康、工 作 绩效、职业认同等;研究前沿涉及职业探索、心理所有权、影响因素、领悟社会支持主题等。以客观数据和 科学知识图谱为依据,对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泰国投资 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 昊,赵子薇,李川川
    2024(3):53-61.
    [摘要](229) [HTML](0) [PDF 550.00 K](1923)
    摘要:
    文章基于 2015-2022 年成立的 431 家泰国中资企业经营信息,考察“一带一路”背景下泰国中资 企业发展状况。其中,2018-2022 年,泰国中资企业总营收和净利率数据显示,泰国中资企业整体发展 态势良好;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数据显示,部分泰国中资企业可能面临较高财务风险。案例分析发 现,泰国中资企业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充分重视资金结构合理调节。文章从微观层面厘清泰 国中资企业的经营绩效,进一步为中国企业赴泰国投资提供实践参考。
    13  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双重影响
    曹昕怡,王 前
    2021, 36(3):67-74.
    [摘要](137) [HTML](0) [PDF 1.74 M](1872)
    摘要:
    探析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双重影响,对于选择人工智能发展的合理路径,尽早预测和防范风 险,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人工智能帮助人类提高了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带来了局部认知的深化,同 时有可能逐渐弱化整体认知的思维习惯;人工智能引导人们注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有可能逐渐弱 化对因果关系的追寻,对事物变化可能的后果缺乏敏感性;人工智能使得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完善和延伸, 同时有可能影响“大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了消除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能力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必 要倡导和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用心”思维能力,以促进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14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运行模式建构 ———以“健康中国”理念为视角
    谈传生,陶传谱
    2021, 36(3):112-120.
    [摘要](33) [HTML](0) [PDF 2.18 M](1861)
    摘要:
    深刻把握“健康中国”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探索构建一体化运行模式是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内在逻辑结构包括教育要素整合、教育 阶段衔接、教育关系耦合、教育学科融合,外在实现形式是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师资、评价一体化。在此 基础上,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系统研究、完善制度保障、推进基础建设以有序推进一体化模式的运行, 这对加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5  隐私权过时了吗 ———数字社会隐私保护的困境与应对
    黄 琪
    2022, 37(2):104-114.
    [摘要](373) [HTML](0) [PDF 437.91 K](1812)
    摘要:
    隐私权乃维系人类文明之基石,然而数字时代的科技革命全面打破了隐私权功能赖以发挥的传 统 社会场景与制度规范,深刻瓦解了隐私权的功效,致使隐私保护问题在数字社会成为全球性的公共问题。 面对愈演愈烈的隐私危机以及基本失效的隐私权,欧盟与美国分别另行建构风格迥异的个人数据/信 息 保护体系,将其作为隐私保护的先导机制。我国采取与欧美类似路径,淡化隐私权的作用,另辟个人信息 保护制度承接数字社会隐私保护的重任,虽有巨大的时代进步性,但仍需重点关注现存的法律体系结 构 混乱、碎片化立法等问题。
    16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 批判实在论进路
    肖雷波,王 秀
    2022, 37(2):63-72.
    [摘要](287) [HTML](0) [PDF 403.11 K](1779)
    摘要: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越来越引起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首 先,关于它的批判主要有 四种:它的非人类行动者问 题、非 还 原 论 问 题、它对社会结构分析进路的忽视及其本体论政治意义的争 议。其次,它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价值意蕴主要有三点:一是非人类行动者有其自身的能动性和生命 力,二是非还原论的强烈意识,三是辩证本体论的生态洞见。最 后,针对它们之间复杂关联与分歧,采 取 批判实在论的进路进行融合是可行的:以超验实 在 论 融 合 ANT 的行动本体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 论,以批判自然主义整合 ANT 的实践建构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以辩证的批判实在论贯通 ANT的后人类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辩证法,从而为解决 ANT的激进经验主义困境和当代马 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困境提供一条有创见的思路。
    17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及可持续性研究——兼对《美国贸易逆差研究》的评述
    沈国兵
    2020, 35(6):105-110.
    [摘要](205) [HTML](0) [PDF 428.70 K](1705)
    摘要:
    The Study of US Trade Deficit reveals the causes of US trade deficit from such perspectives as the US trade balance evolution,and the structural,supportive and policy factors of US trade deficit.It based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dollarization and so on,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 trade deficit and the inflation rate,employment rate,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rade interests,further exploring their macro and micro basis of US huge trade deficit having existed for a long time.Meanwhile,combined with the evolutionrelationship among global industrial transfer,dollarization,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US trade deficit,probes into the cost of adjusting US trade deficit,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an idea of adjusting its objectives and and thinking.
    18  尼采的科学价值审度与进步主义的观念重构
    刘佳男,朱尚品
    2022, 37(1):47-53.
    [摘要](76) [HTML](0) [PDF 278.06 K](1649)
    摘要:
    科学自身能否生成一种对人性负责的价值维度,是当代科学文化研究面临的根本疑难。尼 采 曾 深 入剖析科学蕴含的内在价值,批判其中进步主义观念所预设的功利维度。为了重新使科学服务于有意义 的人类生活,尼采试图将科学价值奠基于独特个体的创造意志,但这种诗化科学的做法只将世界诠释 为 混沌的生成性。进步主义观念因而重构为对人性本身的塑造,并演化为道德进步主义与内在德性回归两 种取向,但二者都只试图在历史情境中建构人对价值的判断能力,最终难以避免地沦为历史主义的表 现 形式。
    19  中国科技伦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汪 琛 , ,徐 飞
    2024(5):61-67.
    [摘要](192) [HTML](0) [PDF 466.08 K](1608)
    摘要: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通修课程、科技伦理继续教育课程和科技伦理专题开放课程共同组 成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然而,面对日益复杂、非线性且领域分殊的科技伦理风险,科技伦理教育 仍然存在关注意识不强、研究力度较弱、教学内容缺乏统筹及理论脱离实践等问题。强化我国科技 伦理教育体系建设,必须配套建设体系化的科技伦理教育课程,以科技伦理研究作为教学的基础支 撑,促进科技伦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教师在科技伦理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20  绿色战略、绿色动态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 ———基于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
    邓学衷,李颜婧
    2020, 35(5):92-100.
    [摘要](129) [HTML](0) [PDF 789.05 K](1597)
    摘要:
    文章基于绿色战略和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了绿色战略、绿色动态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理论框架, 并运用中小企业的问卷数据研究发现:绿色高级管理、绿色生产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而绿色外部环境对企业财务绩效没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绿色动态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 响;绿色高级管理、绿色生产、绿色外部环境对绿色动态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 而 在 政 策 上,应 结 合 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并鼓励中小企业优化治理结构,构建绿色领导团队,正确处 理好来自政府监管、外部投资者、顾客舆论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以赢得合法性效益和良好声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长沙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