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7(1):1-8.
摘要:绿色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人生活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生态人 的基本途径。绿色生活方式的主体精神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而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意志,是生 活主体的自我意识向着自然生态的辩证复归。它要扬弃主客二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思维, 弥合传统农业社会生活的无主体的自然性和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反自然的主体性。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的主体精神,应当以生态环境责任为培育核心,以人的需要为内生动力,以环境公正为落实尺度。
2022, 37(1):9-17.
摘要: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是中国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观体系。中国古代的企业家精神 重视“义”在从业中的作用,近代的企业家精神发展为“实业救国”和“实业报国”的爱国情怀。新中国成立 后,企业家精神被赋予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新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发 展为勇闯禁区的开拓精神。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爱国精神和创新精 神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新时代中国 特色企业家精神既是企业家精神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优秀成果,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2022, 37(1):18-25.
摘要: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 现实逻辑。进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的现实场域在经济基础、制度体系、党员数量和新媒 体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社会环境改变、主观意识偏差、个别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等原因也带来 了一些现实挑战。通过健全责任监督机制、加强党员和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建 设等策略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是夯实我党执政兴国根基的必由之路。
2022, 37(1):26-33.
摘要:作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假说-演绎法虽被广泛应用,但关于其内涵却存在分歧。何谓假说-演绎法?究竟是否包含假说的提出?有学者认为假说-演绎法包含假说的提出;有学者却持否定立场,认为假说-演绎法并不涉及假说的提出。前一种观点把假说-演绎法视为假说的提出及其检验的方法;后一种观点则把假说-演绎法理解为从假说中演绎出预期结果,进而对假说进行检验或确证的方法。为了明晰假说-演绎法的具体内涵,一方面,文章从科学哲学文本考察的视角对比了正反两方观点。另一方面,对假说-演绎法的概念渊源、词典解释及造成概念误读的两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最终给出了假说-演绎法的具体内涵。
2022, 37(1):34-39.
摘要:对钱学森工程观的探讨,既是深入理解钱学森哲学思想的根本,也为探究工程哲学基本问题提供新 的思路和参考。钱学森以系统论为起点,通过对工程实践的反思,提出了“系统工程”范畴,并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分析了“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开创出“工程科学”这一理论 学科。对钱学森的工程观进行梳理与分析,应成为工程哲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任务,为当下工程哲学 研究带来极具价值的启示。
2022, 37(1):40-46.
摘要:非传统外貌增强技术旨在通过新兴技术手段克服人类身体容貌的局限,满足人们在健康基础上 对 容貌和体型的更高需求。非传统外貌增强技术不仅是对技术使用主体外貌和体态等方面的改善,还可以 给其带来心理层面的正向反馈和比较优势,有利于提高其自主尊严与社会归属感。但此类技术也引发了 人的生存压力加剧、自我认 同 感 混 乱、自 主 性 缺 失、主体地位丧失以及社会公平公正失衡等诸多人文问 题。我们需要在框架、技术、个体、社会等层面构建非传统外貌增强技术人文矫正的具体途径。
2022, 37(1):47-53.
摘要:科学自身能否生成一种对人性负责的价值维度,是当代科学文化研究面临的根本疑难。尼 采 曾 深 入剖析科学蕴含的内在价值,批判其中进步主义观念所预设的功利维度。为了重新使科学服务于有意义 的人类生活,尼采试图将科学价值奠基于独特个体的创造意志,但这种诗化科学的做法只将世界诠释 为 混沌的生成性。进步主义观念因而重构为对人性本身的塑造,并演化为道德进步主义与内在德性回归两 种取向,但二者都只试图在历史情境中建构人对价值的判断能力,最终难以避免地沦为历史主义的表 现 形式。
2022, 37(1):56-64.
摘要:知识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知识集群的构成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系统 的整体创新。卡拉雅尼斯等人在吉本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三”理论,指出其背后的知识 生产动力机制是源于“政府-大学-产业-社会公众”的“四螺旋”结构。文章以“四螺旋”理论为基础,选 取日本的筑波科学城与筑波大学、韩国的大德创新特区与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园区为典型案例,通 过 分 析 这四个同为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创新主体的实践经验与独特方案,总结提取出其中的关键创新要素,为 我 国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2022, 37(1):65-73.
摘要:从区域创新体系视角出发,以英国东北区域实践为例,文章试图建构大学引导区域创新发展的概念 模型。研究表明,英国东北区域大学引导的区域创新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鼓励性和开放性的政策环境、 区域发展政策将大学视为重要创新主体、建立异质性中介组织以增强区域供需机制间的联系、区 域 内 各 高等教育机构之间深厚的合作传统。由此,为推进我国大学引导区域创新发展,可以从完善制度保障、强 化区域创新体系的沟通网络和激活大学枢纽功能等维度发力。
2022, 37(1):74-84.
摘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的应有之义。基于2008-2017年的面板 数 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京津冀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 发展现状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比较与测度,发现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 显著的时空差异。为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提 出 如 下 建 议:坚 持 习 近 平 的 系 统 思维,建立京津冀高等教育集群;牢牢立足地区功能定位,促进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紧 密 结 合 产 业 人 才 需求,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2, 37(1):85-93.
摘要:海南自贸区和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全国重点发展的新区,但 两 地 的 高 等教育基础都非常薄弱,整合两地高等教育、经济、科技等众多要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海南自贸区是我 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而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两地的高等教育发展注定要走 不 同的道路。通过解读海南自贸区和雄安新区的相关政策并梳理已有研究,运用教育政策的系统分析模 式、SWOT 分析等方法对两个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海南自贸区和 雄安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2022, 37(1):94-105.
摘要:“双高计划”是国家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和质量工程。高职教师专业发 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双高计划”建设的进程和成效。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高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任务,拓展自身知识体系,培养 专 业 能 力,升 华 专 业 精 神,实现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转变的活动与过程。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涵盖三个维度、十 三 个 领 域、四 十 九 项 指 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可从坚定正确价值取向、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健全评价激励机制等层面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双高计划;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创新
2022, 37(1):106-113.
摘要:国外对话教学研究已经持续近半个世纪,一 直 是 教 育 学、语 言 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通过回顾梳理国外对话教学文献,发现对话教学主要受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和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影 响;研究内容侧重对话教学特征、对话 教 学 效 果、影响对话教学的因素以及对话教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研 究方法呈现出由定量研究向定性研究发展的趋势。最 后,从开展对话教学的师资培训、对 话 教 学 实 践 以 及对话教学评价体系等角度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期待为相关学者开展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2022, 37(1):114-119.
摘要:李白是盛唐诗歌中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一 生 爱 酒,以 酒 成 欢,亦 以 酒 化 愁。他 的“酒”中 包 含 了 对 自身遭遇、人生沉浮和社会现实的无限感慨,使得李白的“酒”及诗中夹杂着一股似淡还浓的有关时间和 生命的悲剧意识,最后通过一种自我张扬的方式使这种求而不得的“欲望”得以升华。
2022, 37(1):120-124.
摘要:“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辅导员持续落实和推进学风建设责无旁贷。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定位与“三全育人”的关系,文章分析了影响大学新生良好学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提 出“三 全 育 人”理 念 下 辅 导 员对大学新生学风建设的相关思考,以期为高校辅导员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提供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