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37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非传统安全与全球治理的理论探索

      2022, 37(3).

      摘要 (79) HTML (0) PDF 421.13 K (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经验遵循文化的经验遵循

      2022, 37(3):1-7.

      摘要 (59) HTML (0) PDF 291.29 K (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并对中华 传统文化在扬弃中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就显著卓越,坚持在 历史继承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在保持民族特色时吸纳世界先进文化,坚持在弘扬推广中融入思想政 治 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转化发展,坚持紧密结合实践促进文化繁荣,坚持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现代 阐释,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起磅礴力量。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新经验

      2022, 37(3):8-14.

      摘要 (49) HTML (0) PDF 292.99 K (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予以高度重 视,这既是新时代我国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 策、提高妇女参政议政水平的必然要求。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级党委和行政机关扎实推 进相关工作,在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新经验,这对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女 干部培养选拔以及队伍建设带来重要启示。

    • 高校“三位一体”帮扶模式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2, 37(3):15-23.

      摘要 (103) HTML (0) PDF 600.31 K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重要力量,在组织、文化、教育、科研、学科、人才等方面具有政府和其他 帮扶单位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构建 政 治 帮 扶、文 化 帮 扶、经济帮扶的高校“三 位 一 体”帮 扶 模 式,能 有 效 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自身发展能力不强等难 题。在 高 校 “三位一体”帮扶模式中,政治帮扶 是 关 键 抓 手,文化帮扶是内在要求,经济帮扶是基础工程,三 者 形 成“1 +1+1>3”的系统性力量。高校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 继 续 强 化“三 位 一 体”帮 扶 模 式,坚 持乡村振兴与基层党建、扶志扶智、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乡村的组织振兴、文 化 振 兴、产 业 振 兴、人 才 振 兴,进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 群众路线融入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路径选择 ———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022, 37(3):24-30.

      摘要 (60) HTML (0) PDF 304.10 K (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一贯方针、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进入新时代,高校作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更要把好政治“方 向 盘”,在“我 是 谁、为 了 谁、依 靠 谁”等问题上具有清醒认识,继续践行和弘扬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满足时代要求和回应使命呼唤。文章 通过阐明群众路线有效融入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历史脉络与路径选择,强调在高校 新闻舆论工作中要坚定贯彻群众路线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师生,展示好高校形象、讲述好高校 故事,进一步构建高校新闻舆论引导新格局,从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 建党百年弘扬科学精神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

      2022, 37(3):31-37.

      摘要 (74) HTML (0) PDF 304.68 K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党百年来,弘扬科学精神作为我党一脉贯通的优良传统,其历史进程包括科学救国、科 教 兴 国 和 科技强国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弘扬科学精神,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 国 共 产 党 弘扬科学精神的百年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当代启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 持 实 事 求 是;坚 持 人 才 是 第一资源;坚持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从而不断激励中国人民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奋发图强。

    • 美国为何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提学徒制

      2022, 37(3):38-46.

      摘要 (57) HTML (0) PDF 428.40 K (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面对全球新一轮“再工业化”趋势,中美两国都面临制造业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新世纪以来,美国 政府重提学徒制,其核心主旨有两个:一是提高就业率以稳定社会;二是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 源。学徒制作为一种传统知识传递模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挖掘难言知识,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知识库 存,在工业化时代,知识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所 以 这 一 功 能 仍 然 有 效,这也是学徒制存在的内在基础。 借鉴美国成功经验,中国也应该加快学徒制的制度建设,使之成为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从而 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 技术与观念的互动:视觉的扩展与玻璃的奇迹

      2022, 37(3):47-53.

      摘要 (39) HTML (0) PDF 296.82 K (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宰欧洲人思想模式的视觉中心主义促成了他们对玻璃的格外重视并乐于通过它去观察和研究世 界,而玻璃的透明、坚硬、可塑等特性又使其成为极佳的观察实验仪器。视觉中心主义和玻璃的有机结 合,使玻璃制作工艺在西欧得到大力发展,进 而 出 现 了 镜 子、望 远 镜、显微镜等一系列观察实验的工具。 这些工具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人类的经验范围和内容,从而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变化,最 终 促 进 旧 的 科 学范式被新范式取代,并重塑了人们的世界观。

    • 麦克斯·阿德勒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局限

      2022, 37(3):54-61.

      摘要 (160) HTML (0) PDF 325.19 K (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麦克斯·阿德勒作为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其思想延续了新康德主义者的主张,认为社会存 在集中表现在社会文化之中,并将康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从知识论的角度来解读马克 思 主义哲学,试图用康德的先验结构来解释社会文化现象。阿德勒反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从“社 会 性” 这个先验前提出发来理解社会主义,但其将“经济关系”等都归为“精神关系”,将社会存在“精神化”,过分 夸大了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从社会实践出发对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理解,这 是 对 马 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歪曲解读。

    • 朱利安·赫胥黎进化的进步性思想研究

      2022, 37(3):62-71.

      摘要 (55) HTML (0) PDF 411.82 K (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世纪上半叶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让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科学应当是纯粹的事实判断。这 种思潮也影响到了生物学领域,朱利安·赫胥黎在面对生物学家是否有资格使用“进步”这类包含着价值 性术语的争论时,采用了两种策略予以应对:一是用纯粹客观性的术语定义进步;二是为生物学中价值存 在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文章通过梳理赫胥黎早期到后期有关进化的进步性思想,总结出他如何应对这个 问题及如何推出对进步的定义。厘清赫胥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解决进化的进步性理论难 题。

    • 现代女性整容技术的价值异化及矫正路径

      2022, 37(3):72-80.

      摘要 (94) HTML (0) PDF 377.90 K (6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当代父权制资本主义合谋和第三次女性主义思潮双重合力的推动下,女性整容技术的目的由“修 复需要”转变为“改良诉求”,现代整容技术的价值实现追逐一种异化模式并不断侵蚀着女性自我身体的 主权,就如身体形塑的“技 术 理 性 化”、身 体 意 识 的“他 者 化”、身 体 消 费 的“符 码 化”、身 体 话 语 权 的“边 缘 化”等。而在生理层面对于身体形塑的改良与建构、在心理层面对于自我认同的焦虑与否定、在文化层面 对于“父权-资本”的合谋与规训、在行为层面自由选择的偏激与敌对等,是引发上述价值异化的主要原 因。从技术自身的不确定风险规避、技术主客体动机评测、建立心理干预机制以及技术过程中女性群体 的持续“发声”和始终“在场”四个方 面,提出矫正其异化问题的可行性实践途径,力求纠正现代女性整容 技术目的偏离发展轨道,使其为实现女性自身解放的目的而服务。

    •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意义

      2022, 37(3):81-89.

      摘要 (77) HTML (0) PDF 363.49 K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总 体国家安全观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汲取了古今中外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智慧, 大力倡导人类新安全理念,积极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宏阔的世界视野和深远的 世 界意义。

    • 非传统安全外交的内涵、意义及类型

      2022, 37(3):90-97.

      摘要 (78) HTML (0) PDF 338.38 K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是当今世界的显著特征。超 越“伪 多 边 主 义”的 真 正 的 多 边 主 义, 是中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点。作为中国外交方略的重要内容,非传统安全外交是中国外 交超越传统安全困境的路径拓展。以和谐世界为目标导向,以共享安全为价值准则,以安全共治为实现路 径的非传统安全外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中凸显了其特有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可能性和未来拓 展 性。非传统安全外交主要是各国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区域乃至全球的资源性安全困境,并合理地兼顾 他者与自身的发展。基于中国的外交 实 践,非传统安全外交可分为结伴式外交、对 接 式 外 交 及 镶 嵌 式 外 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非传统安全外交可以作为一种新路径来促 进国家认同,通过结伴式外交实现政治上的和谐式建设,通过对接式外交进行经济上的互补性发展,通过 镶嵌式外交拓展文化上的互惠性交流,从而尽可能消解国家之间利益的争端,化解文化宗教方面的矛盾。

    • 金砖国家组织视域下中印关系问题研究

      2022, 37(3):98-107.

      摘要 (78) HTML (0) PDF 396.85 K (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砖国家组织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面临单边主义挑战。中印友好关系对金砖国家组织良序发展 十分重要,但双方面临诸如边界争端、中 巴 关 系、西 藏 问 题、中 印 互 信、经贸问题等系列挑战。为 此,应 着 眼长远,真正提升中印关系的战略地位;立 足 现 实,促使中印关系在金砖国家组织中发挥更大积极作用; 管控分歧,扎实推进中印两国互信;创造条件,持续探讨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可能性;互利共赢,拓展中印经 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开拓 创 新,推进中印通过金砖国家组织和“一 带 一 路”倡 议 协 同 发 展;软 硬 实 力 结 合,重视并加强中印之间的人文关系和民间交流;凝聚核心,激发金砖国家组织内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 意识的原理:基本单位知识与知识叠加原理

      2022, 37(3):110-121.

      摘要 (72) HTML (0) PDF 549.42 K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建立一种基本单位知识模型,即 意 元 模 型,它以不确定的关于事物 的“叠 加 态 知 识”坍 缩 的 方 式,激发相应确定的“本征态知识”输 出,以求进一步实现图灵机方式的、或说物理符号方式的、或 说 形 式 逻辑的活动的知识智能原理,即知识叠加原理。所谓意元,就是消除关于相应事物的认知不定性的知识, 它具有最小单位的性质,是基本单 位 知 识,是突现的最底层的知识,且 是 完 备 的、自 洽 的。意 元 可 以 作 为 系统知识突现和智力突现的基础,这样的系统可以是完备的、自洽的。若干意元以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本身 所具有的关系构成意元网络,基于意元网络及其活动,系统可以实现各种智力活动或意识活动。意元是关 于智能和意识新的被称为意元学说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原点。意元学说为实现物理符号系统和人工 神经网络系统等传统人工智能的内在统一在方法上和理论上奠定了基础。

    • “元宇宙”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2022, 37(3):122-130.

      摘要 (90) HTML (0) PDF 369.36 K (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代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信息文明走向更高阶的样态,而“元宇宙”正是人们对高阶信息文明 样态中万物时空互联的憧憬。元宇宙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 发 展机遇和发展模式,但同时也对教 育 主 体、教育客体和意识形态等带来了风险与挑战。为 此,把 握“元 宇 宙”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遵循,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

    • 桥梁风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2022, 37(3):131-136.

      摘要 (78) HTML (0) PDF 265.33 K (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桥梁风工程是一门实践性与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双 一 流”“新 工 科”建 设 背 景 下,国 家 和 社 会 对 该学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培养服务国家创新发展、高 质 量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湖南大学桥梁风工程团队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严格考核、教 学 改 革、科 研 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长沙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