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经验与启示
    陈德钦
    2009(2):75-79.
    [摘要](580) [HTML](0) [PDF 0.00 Byte](14)
    摘要: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两个阶段。新中国六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给予我们深刻的现实启示。主要历史经验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主要的现实启示有:要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停顿,必须注重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模式应该是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
    2  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论略
    夏建国
    2009(3):90-94.
    [摘要](55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人类文化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统一体。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辩证统一的。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同一种文化的两种属性,两者统一于具体的文化形态当中。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有其时代蕴涵。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韩 峰,黄 敏
    2022, 37(4):98-110.
    [摘要](521) [HTML](0) [PDF 2.04 M](931)
    摘要:
    为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选用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 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且该作用通过促进就业、增 加收入和升级产业结构等机制产生;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在中西部和低城镇化水平 地区更强。这进一步证实了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良好的普惠性和抑贫性,能够有效提升金融帮扶效应,起 到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4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历史进路
    廖 莉,陈万球
    2020, 35(2):33-40.
    [摘要](467) [HTML](0) [PDF 1.37 M](3708)
    摘要: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发展路径经历了三个时期:孕育与创建时期,关注工程师的职业操守与实业救 国;重建与停滞时期,强调工程师的行业责任与工程兴国;恢复与发展时期,重视工程师的行业责任、社会 责任和科技强国。发展路径的探析预示了中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发展趋势:设定一致的伦理规范标准,推 进中国工程伦理规范建制化进程;促进工程职业自主化和推动工程伦理规范国际化发展,占领国际伦理 规范制度主导权;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5  国内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述评
    刘怀远,陈浩凯
    2021, 36(4):63-70.
    [摘要](365) [HTML](0) [PDF 1.16 M](3185)
    摘要:
    基因编辑技术在近二十年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变革,更引发了学界对基 因 编辑伦理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国内有关基因编辑的伦理研究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基因编辑技术伦 理问题研究的发展,二是基因编辑技术安全风险的伦理考量,三是基因编辑技术与人的尊严,四是基因编 辑技术与社会公平。虽然基因编辑伦理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 与 技 术 相 比,基 因 编 辑 伦理问题的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足。
    6  论目的犯的类型
    杨立州 刘鑫
    2009(4):55-59.
    [摘要](354) [HTML](0) [PDF 0.00 Byte](21)
    摘要:
    目的犯的目的是目的犯主观要件中的独立要素,其内容超出目的犯这种犯罪故意的认识范围,属于主观的超过要素.根据目的与构成要件行为的关系,目的犯可以分为断绝的结果犯与短缩的二行为犯;以刑法是否明文规定为标准,目的犯可以分为法定的目的犯与非法定的目的犯.
    7  重审巴斯·范·弗拉森的观察概念
    李元明
    2020, 35(6):26-32.
    [摘要](344) [HTML](0) [PDF 430.30 K](867)
    摘要:
    Compared with the British empiricism of the 17 th and 18 th centuries,empiricism in the context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alues the epistemolog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nobservable and the observable.Bas van Fraassen,the founder of constructive empiricism,chooses the objectual notion of observation toavoid the challenge of the thesis of theory-ladenness.And he insists that observation is unaided human perception,and completely denies the cognitive value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The role that the thesis of theory-ladennes plays in the debate between scientific realists and constructive empiricists about the unobservable-observable distinction(UOD)is rather subtle.Unfortunately,Van Fraassen′s notion of observation is unconvincing due to his neglecting the intentional character of scientific observation.
    8  隐私权过时了吗 ———数字社会隐私保护的困境与应对
    黄 琪
    2022, 37(2):104-114.
    [摘要](300) [HTML](0) [PDF 437.91 K](1588)
    摘要:
    隐私权乃维系人类文明之基石,然而数字时代的科技革命全面打破了隐私权功能赖以发挥的传 统 社会场景与制度规范,深刻瓦解了隐私权的功效,致使隐私保护问题在数字社会成为全球性的公共问题。 面对愈演愈烈的隐私危机以及基本失效的隐私权,欧盟与美国分别另行建构风格迥异的个人数据/信 息 保护体系,将其作为隐私保护的先导机制。我国采取与欧美类似路径,淡化隐私权的作用,另辟个人信息 保护制度承接数字社会隐私保护的重任,虽有巨大的时代进步性,但仍需重点关注现存的法律体系结 构 混乱、碎片化立法等问题。
    9  产业融合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王海成 ,姜长云 ,付志远
    2024(1):85-95.
    [摘要](299) [HTML](0) [PDF 557.20 K](2336)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产业融合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涉及多个维度的复杂概念,由于理论视角和研究情境等差异,在已有研究中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前因后果等一般性问题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也未形成相对统一的产业融合系统性理论研究框架,这使得许多学者在尝试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去研究中国具体的产业融合模式、产业融合路径、政府规制、产业政策等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理论和政策研究滞后于实践,很难解答系统性、机理性且符合中国实际情境的问题。文章以梳理产业融合的概念、形式为基础,对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等一般性问题进行归纳和展望。未来研究可以围绕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业融合理论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下的产业融合问题、产业属性差异对产业融合的影响等方面展开。
    10  《欧洲经济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动因、影响及对策
    王思丹
    2023, 38(6):93-104.
    [摘要](284) [HTML](0) [PDF 547.89 K](381)
    摘要:
    《欧洲经济安全战略》是欧盟从经济自由的开放主张向经济安全的保守立场转变的重要制度框架,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经济合作政策具有深远影响。《欧洲经济安全战略》提出了安全风险识别和去风险化路径,主要关注供应链、基础设施、尖端科技、网络和数字信息等领域。从安全关联角度来看,《欧洲经济安全战略》的出台动因较为多元,包括经济、传统地缘政治、能源、科技、生态、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相关战略安排也会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以及欧洲内部的协调统一。我国可以从安全、发展和文明交流三个维度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中欧双方经济合作与非传统安全的交流对话,增强双方在经济发展和贸易领域的良性合作,促进中欧各层次的对话和交流。
    11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的理论定位和思想渊源
    王小岩
    2009(1):68-70.
    [摘要](284)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最有特色的批判话语之一.它是对20世纪文化焦虑的敏锐反映,对马克思学说批判精神的弘扬,对现代西方文化批判思潮的现实参考,对现代西方美学救世思想的改造,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批判体系.
    12  戴望舒时代的先行者
    汪东发
    2009(3):117-120.
    [摘要](266)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派诗人,是戴望舒时代的先行者,他们的象征主义诗艺引入和诗学探索,丰富了新诗的艺术表现和艺术品格,推进了现代新诗的发展。
    13  论李白“酒”中的悲剧意识
    成松柳,张碧云
    2022, 37(1):114-119.
    [摘要](264) [HTML](0) [PDF 253.40 K](1962)
    摘要:
    李白是盛唐诗歌中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一 生 爱 酒,以 酒 成 欢,亦 以 酒 化 愁。他 的“酒”中 包 含 了 对 自身遭遇、人生沉浮和社会现实的无限感慨,使得李白的“酒”及诗中夹杂着一股似淡还浓的有关时间和 生命的悲剧意识,最后通过一种自我张扬的方式使这种求而不得的“欲望”得以升华。
    14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验证——基于湖南省上市公司数据
    高峰 朱军
    2009(4):11-14.
    [摘要](253) [HTML](0) [PDF 0.00 Byte](29)
    摘要: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8年沪深两市湖南省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形成原因.
    15  政治、经济和文化多维关系解读——兼论和谐社会构建
    韩美群 宋州
    2009(3):95-98.
    [摘要](250)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经济、政治和文化分别表述社会结构的不同方面,其相互关系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从不同的视域透析政治、经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其多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克服传统的线性思维,真正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6  国外对话教学研究述评
    张志武,段胜峰
    2022, 37(1):106-113.
    [摘要](246) [HTML](0) [PDF 317.76 K](1195)
    摘要:
    国外对话教学研究已经持续近半个世纪,一 直 是 教 育 学、语 言 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通过回顾梳理国外对话教学文献,发现对话教学主要受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和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影 响;研究内容侧重对话教学特征、对话 教 学 效 果、影响对话教学的因素以及对话教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研 究方法呈现出由定量研究向定性研究发展的趋势。最 后,从开展对话教学的师资培训、对 话 教 学 实 践 以 及对话教学评价体系等角度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期待为相关学者开展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17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 批判实在论进路
    肖雷波,王 秀
    2022, 37(2):63-72.
    [摘要](246) [HTML](0) [PDF 403.11 K](1495)
    摘要: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越来越引起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首 先,关于它的批判主要有 四种:它的非人类行动者问 题、非 还 原 论 问 题、它对社会结构分析进路的忽视及其本体论政治意义的争 议。其次,它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价值意蕴主要有三点:一是非人类行动者有其自身的能动性和生命 力,二是非还原论的强烈意识,三是辩证本体论的生态洞见。最 后,针对它们之间复杂关联与分歧,采 取 批判实在论的进路进行融合是可行的:以超验实 在 论 融 合 ANT 的行动本体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 论,以批判自然主义整合 ANT 的实践建构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以辩证的批判实在论贯通 ANT的后人类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辩证法,从而为解决 ANT的激进经验主义困境和当代马 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困境提供一条有创见的思路。
    18  论现代流行语中体现的语言美学特质
    刘晓芳
    2009(1):93-96.
    [摘要](241) [HTML](0) [PDF 0.00 Byte](21)
    摘要:
    流行语的发展是当代社会语言生活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现代流行语较一般的词语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即人们对指称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取向等.文章试从语言美学角度探析现代流行语中体现出的美学特质,在特质性的把握中找寻其审美规律,把握其发展前景.
    19  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基础
    宋才发
    2023, 38(1):7-18.
    [摘要](234) [HTML](0) [PDF 484.07 K](435)
    摘要:
    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与渐进性,共同富裕是回应和解答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模式, 是解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钥匙,共同富裕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践参照。走共同富裕道路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式现代化稳健发展的必由 之 路,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实践机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 的 根本动力。要用共同富裕成果促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正确认识以共同富裕 为标志的现代化强国目标,科学探索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实践路径,用共同富裕方式夯实中华民 族 伟大复兴根基,用共同富裕的成果为全人类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20  文化产业 CVC发展模式及路径分析
    彭 玻
    2022, 37(2):1-7.
    [摘要](226) [HTML](0) [PDF 362.90 K](951)
    摘要:
    目前的文化产业呈现传统文化产业头部企业融资需求弱、新赛道文化企业融资难的投融资态势,面 临着投资主体单一、金融供给不足等 问 题,尤以内容端企业融资障碍最为明显。这 一 局 面 的 形 成 主 要 与 文化产业产品的输出不确定性大、技术迭代速度快、标的物流动性较差等相关,导致投资机构对文化产业 不能快速作出判断。文章以文化企业融资障碍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世界范围内成熟的文化企业融资 模式,探索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发展转型的现实意义和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借 鉴 经验。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